鈦金空調“金代鋁”再掀材料革命升級
2007年09月26日 0:0
445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鈦資訊
近日,國際知名調查機構KFB報告表明:2007年55.5%的空調開始使用銅鋁連接管,只有24.5%的空調是繼續(xù)用純銅連接管,而19%的空調開始使用鈦金材料,TCL與日立等高端空調用鈦金材料的比例還將直線上升,而夏普、日立的彩電也爭相推出鈦金彩電,LG鈦金手機開始熱銷,阿里斯頓試用熱水器鈦金離子棒、佳能數(shù)碼相機使用鈦金機身、寶馬與東風標致汽車在采用鈦金內飾等,鈦金空調、鈦金手機、鈦金相機等紛紛閃亮登場,全球產業(yè)界正在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鈦金熱”!
“銅替代”戰(zhàn)略是空調生命線
中國家電協(xié)會認為:從空調產品問世以來,銅材以其良好的吸熱性能,一直是散熱器、蒸發(fā)器和連接管等重要部件的原材料。從2005年起銅價開始飆升,銅材價格從2萬多元一噸一度飆升到每噸8.5萬元,至今仍然維持在每噸7萬元以上,因此,國家政府與TCL、格力、科龍、海爾等行業(yè)巨頭紛紛提出了“鋁代銅”的材料升級方案,然而“鋁代銅”目前只是在空調連接管上大規(guī)模使用,在空調的蒸發(fā)器與冷凝器上,目前看好的還是鈦金材料,所以TCL等高端空調領袖力推鈦金空調。
自1902年開利博士發(fā)明空調開始,鋁合金就以其質輕、價廉等特性,成為了空調換熱器的主要制造材料,這是空調業(yè)“材料革命”的第一次飛躍,而第二次飛躍則是TCL和日立將納米鈦引入空調業(yè)的“鈦金革命”,“鈦金時代”的到來,標志著空調業(yè)真正進入了航空材料的高科技時代。據(jù)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調查:目前的高效空調雖然節(jié)能,但壽命衰減得太快,一般只有兩三年的高效期,“長久”成為高效的世紀難題。國家質監(jiān)局的老化實驗證明:一些高效空調在經過大約兩三年的使用后,其能效比就從原來的3.8直線下降到2.6至2.8左右了,但零售價卻至少比普通空調貴一千多元,因此消費者呼喚像TCL那樣“終身高效”的鈦金空調。
國美與蘇寧的專家也認為:從“純銅論”到“銅鋁論”再到“鈦金論”,說明材料科學的飛速進步:如“空調的肺”蒸發(fā)器最好用鈦金,能保證空調的“心臟”長期不衰減;空調連接管也最好用銅鋁復合管,保證節(jié)能效果;總之,新材料國家戰(zhàn)略是大勢所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家電聯(lián)合課題組認為:神舟六號宇宙飛船采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材料就是鈦合金。“鈦”作為一種輕質、高強度、抗磨損、耐腐蝕的金屬材料,用在宇宙飛船上,不僅能抵抗飛船進出大氣層的強力摩擦,而且能禁受住外太空嚴酷環(huán)境考驗,航天材料用于空調證明TCL、日立等國際空調巨頭已處于材料技術的第一線陣營。
鈦金空調年省電費250元以上
韓國NANOPAC公司總裁李泰奎博士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NANOPAC與TCL合作的專利技術材料——復合納米銀二氧化鈦具有極強的親水性,而且不會因為高溫、氧化、污染、使用時間等原因老化,取代傳統(tǒng)空調熱交換器的鋁箔親水膜,冷凝水就不會在換熱器翅片間形成“水橋”保證風道順暢;把該材料應用于空調的室外機,就有強大的自清潔作用,稍經雨水沖刷就可以洗去泥塵,這些都使得空調保持持久高效。經韓國納米材料技術研究機構的嚴格測定:鈦金空調比普通空調耗電量下降15%。以一匹空調為例,每天使用5小時、居民用電每度0.7元,以10年使用期限計,同樣的一級能效,鈦金空調比普通親水材料空調,10年可節(jié)省電費2500元左右。
國家統(tǒng)計中心的調查表明:中國空調價值戰(zhàn)代替價格戰(zhàn)的趨勢十分明顯,鈦金空調與變頻空調是兩大主流。國家質監(jiān)總局的專家認為:納米二氧化鈦還具有自清潔和自除菌功能,確??照{長期保持高效節(jié)能狀態(tài);在正常光線照射下可產生具有強大分解能力的活性氧,能殺滅各種病毒細菌,并能去除甲醛等家居空氣污染;加入納米銀則可以在黑暗之中將病菌殺死。LG空調與三星空調的專家均認為:目前國內外空調廠家都只是單一的使用鈉米鈦或納米銀,比如韓國空調行業(yè)就非常認可納米銀的殺菌功效,部分知名韓國空調品牌更是迫不及待地將采用納米銀過濾除菌技術的空調器投放到中國市場,而TCL空調則是在全球首家使用復合納米銀二氧化鈦材料,健康效果更為明顯與持久。TCL鈦金空調是“鋁代銅”第一次革命之后,中國空調業(yè)掀起的“金代銅”第二次飛躍,必將引發(fā)高端空調的第二次洗牌!
責任編輯: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