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www一级毛片,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久草在线免费福利资源站,四虎免费看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多晶硅上市公司警惕產能釋放遭遇價格寒流

2010年01月11日 8:35 2789次瀏覽 來源:   分類: 有色市場   作者:

  “現在的多晶硅價格仍然在我們的成本線之上,但是為了控制風險,我們現在的產能利用率只有兩三成。”一位2007年開始涉足多晶硅產業(yè)的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
  一年多時間里,中國多晶硅行業(yè)經歷了一番從大喜到大悲的“過山車”。


  產能釋放遭遇價格寒流
  據記者了解,2008年9月時,用于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多晶硅市場價格一度被炒高到500美元/公斤,而隨著多家“涉硅”上市公司項目達產的消息傳來,多晶硅價格卻一路暴跌,到2009年5月份時已跌破55美元/公斤,目前維持在50美元/公斤附近,價格縮水了90%。
  受此影響,多晶硅概念上市公司遭到投資者的冷落。2009年5月份至2010年1月份期間,上證綜指上漲30%,而天威保變、南玻A、通威股份、航天機電、樂山電力、川投能源等公司股價不僅沒有上漲,反而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對此,華泰證券研究員程鵬認為,國內廠家成本大多在50~60美元/公斤,與現在的市場價基本相當,很難為上市公司貢獻利潤。“這些多晶硅項目2009年四季度就已經開始虧損了。”他表示。
  面對多晶硅市場價格下跌,大多數企業(yè)采取減產的方式來應對。注冊地在深圳的南玻A在多晶硅項目上總計劃投資60億元,一期1500噸項目于2009年10 月份進入商業(yè)化運營。據該公司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多晶硅月產量在七八十噸左右,只占產能的6成左右。不過她表示,產能未能全部利用并不是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而是技術因素。
  “多晶硅相當于化工系統(tǒng),從投產開始就要不斷調試,不是說生產線一建設完就全部達產,需要有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她同時表示,由于多晶硅價格下跌,不可避免地影響后續(xù)投資。據了解,南玻A在多晶硅上總投資為60億元,計劃實現產能4500噸,這也意味著后續(xù)的3000噸項目可能會延緩。
  樂山電力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2009年9月份調試成功。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就目前市場價而言,其多晶硅項目仍有利潤空間。不過該人士拒絕透露具體產量,稱目前只是試生產階段。
  通威股份方面則表示,2010年多晶硅行業(yè)整體情況很不樂觀。目前公司首期1000噸項目已經投產,不過該公司工作人員并未透露月產量,僅表示爭取產能的利用率達到 70%。對于多晶硅價格下跌后的利潤空間,工作人員稱其生產成本在行業(yè)內屬于中等偏下。“首期1000噸項目中,200噸采用我們獨有的專利技術,在生產成本上有很大優(yōu)勢,另外800噸采用行業(yè)內普遍使用的西門子法。”該人士表示。


  財務成本拖累業(yè)績
  盡管多家公司表示自己的多晶硅生產成本仍在市場價之下,但業(yè)內人士則表示了不同看法。麥健陸研究員盛雷認為,國內多晶硅行業(yè)平均生產成本在50~60美元/公斤之間?,F在的市場價格在55美元左右,因此會有相當部分企業(yè)虧損。
  另外,減產雖然可以減少損失,但財務成本和設備折舊成本并不會因此而減少。據盛雷介紹,財務成本和設備折舊分兩種情況計算:在公司還未正式達產的情況下, 因建造產生的財務成本不計入當期費用,而是算到固定資產里,短期內不會拖累業(yè)績;當宣布達產后,除利息等財務成本外還會產生設備折舊和設備攤銷,這部分并不因為產量縮減而減少。如果因為市場的原因,推遲宣布達產,則會縮短設備攤銷年限,在后面的時間里加大折舊成本。
  另一方面,多晶硅產能短期內“過剩”的局面似乎在2010年將仍然繼續(xù)。長城證券分析師周濤預測,2010年我國國內多晶硅產量有望達到5.67萬噸,對應的晶體硅電池為7.1GW。2009年我國太陽能電池所需多晶硅有23%依賴進口,在考慮未來我國限制多晶硅進口的前提下,若2010年全球光伏行業(yè)有50%的增幅,則2010年我國多晶硅電池產量有望達到5.25GW,對應7.1GW的供給而言,過剩幅度約35%。不過,他認為這一過剩幅度尚在可接受的范圍。
  盡管從2009年5月份開始,多晶硅概念股在A股市場整體向上的過程中,一直處于震蕩甚至下跌的走勢,但估值顯示,該板塊仍然高于市場的平均水平。據測算,多晶硅概念上市公司靜態(tài)市盈率約為70倍,靜態(tài)市凈率約為6倍,遠遠高于滬深兩市A股28倍的平均市盈率和4.28倍平均市凈率。另外,以6倍市凈率計算,多晶硅板塊的投資回報率為1.7%,也低于目前3.33%的存款利率。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