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調查:中國邀美公司為金屬污染治理收集科學依據
2010年02月11日 16:41 8606次瀏覽 來源: 《科學時報》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李晨
近日,環(huán)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中國環(huán)境保護工作會議上透露,2009年環(huán)保部共接報陜西鳳翔等12起重金屬、類金屬污染事件。這些事件致使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引發(fā)32起群體性事件。周生賢承諾,官方將全面排查重金屬污染物排放企業(yè)及其周邊區(qū)域的環(huán)境隱患,確定重點防控區(qū)域、行業(yè)、企業(yè)和高風險人群,集中解決一批突出問題;積極開展土壤污染修復試點,綜合治理重金屬超標土地。2010年,中國將集中力量綜合整治重金屬污染問題。
美國毅博科技咨詢有限公司(Exponent)擁有43年的災難和產品安全事件調查經驗,他們參與了包括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調查,“9·11”恐怖襲擊后世貿大樓現場調查,卡特里娜颶風災后的新奧爾良恢復重建,從家用電器、日常消費品到汽車等產品的重大召回等事件。他們在重金屬污染方面的調查經驗或將有助于中國整治相關問題。為此,《科學時報》記者采訪了該公司的相關專家。
“多方參與”是解決環(huán)境污染的最好辦法
Michael R. Garry博士是美國毅博公司研究毒理學和機械生物學的經理毒理學家。他告訴記者,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的重金屬污染主要有兩類,一是由于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漸進或突發(fā)的健康危害,二是與固定職業(yè)有關的重金屬污染危害。重金屬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采礦、冶煉、焊接、電鍍、礦石粉碎等,通過水體、空氣排放造成污染。
作為美國毅博公司環(huán)境科學業(yè)務部主任、首席科學家,在Walter J. Shields博士的職業(yè)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一起重金屬調查事件,是美國某冶煉廠的鋅冶煉爐關閉后依然對當地居民存在著健康威脅。盡管鋅冶煉爐關閉后,沒有繼續(xù)向環(huán)境中直接排放重金屬,但當地政府仍然很擔心周圍土壤和粉塵中的重金屬(鉛、鎘、砷)含量超標。
由于美國的法律強制要求工廠必須對周邊造成污染的環(huán)境進行凈化處理,即便工廠關閉也仍然負有相應的責任。于是,美國毅博公司作為第三方專業(yè)機構被邀請參與調查。Shields博士參與了當年這項工作,他向記者介紹了當時的調查情況。
“我們從當地居民住宅附近開始,在距離冶煉廠一定范圍內收集土壤表層樣本并進行分析。對于那些位于表層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區(qū)域的房屋,我們還收集了這些房屋室內粉塵的樣品。然后,根據重金屬(鉛)含量的分析結果進行風險分析,以決定附近土壤是否要進行凈化處理。風險分析給出的結論是:任何重金屬含量超過900ppm的庭院表層土壤都要被移除并填埋,然后在原處重新覆蓋新鮮土壤,表層種植草皮。”
在鋅冶煉爐調查事件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于必須進行凈化的最低污染物含量的認定、是否有必要進行凈化處理等問題產生了一些爭議。“工業(yè)界會遵照法律要求操作,但是從經濟角度考慮,他們也不傾向于作過多投入。”Shields說。如果工廠有異議,他們需要向管理部門提交基于科學調查分析的申辯材料。如果管理部門認為工業(yè)界的申辯在科學上是站不住腳的,就會勒令他們啟動環(huán)境清理程序。在美國,出于維護良好公眾形象的考慮,工業(yè)界都愿意在環(huán)保方面有好的表現。另外,如果它們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表現不好,顧客可能不會繼續(xù)購買它們的產品;持股人也會選擇不繼續(xù)持有它們的股票。Shields認為,美國公眾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也是促使工業(yè)界重視環(huán)境問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Shields強調,當地居民參與了處理的各個步驟,工業(yè)界參與了土壤清理,相關調查機構和管理部門也參與整個事件。“整個過程的關鍵在于要讓相關各方參與到整個過程的規(guī)劃、執(zhí)行以及后續(xù)的調查和清理程序中去。”Shields認為,這是處理問題最好的辦法,因為各方都會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在調查中扮演適當的角色。無論是在企業(yè)被要求依此方式開展環(huán)境調查、評估和治理的歷史較長的美國,還是在其他國家,第三方專業(yè)調查機構都需要跟當地政府、監(jiān)管機構保持合作,尋求當地高校的幫助以獲得必要的實驗、技術方面的支持,同時還要跟當地民眾保持良好的溝通和有效的交流。“要讓各方覺得自己在整個事件中都有發(fā)言權,積極配合,這是很重要、很有效的手段。”Shields強調。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