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的新青銅時代
2010年05月07日 11:21 8492次瀏覽 來源: 環(huán)球企業(yè)家 分類: 銅資訊
通過并購獲得資源之后,央企如何消化并使之利益最大化?中國有色給出答案:延伸國內以及海外資源地的產業(yè)鏈
新青銅時代
通過并購獲得資源之后,央企如何消化并使之利益最大化?中國有色給出答案:延伸國內以及海外資源地的產業(yè)鏈
相隔地球兩端的中國和非洲仿若一枚硬幣的兩面,前者發(fā)展迅速但資源匱乏,后者發(fā)展遲緩卻天賦異稟。
曾經有8年的時間,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中國有色)扮演著中非資源紐帶的角色。作為中國僅有的幾家在海外擁有銅礦資源的企業(yè)之一,中國有色在1998年進入贊比亞。贊比亞對于銅的消耗還不到其產量的1%,而中國對銅的需求幾乎是本國產量的兩倍。在2006年之前,中國有色一直專注于進口大量銅礦石以緩解中國高達75%的進口依賴度。
不過,其中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細節(jié):中國有色在贊比亞開礦建廠的絕大部分設備都需要從中國漂洋過海運來。原因很簡單,贊比亞對銅的需求如此之小,實際反映出的是當地基礎工業(yè)設備的羸弱。中國有色總經理羅濤對《環(huán)球企業(yè)家》承認,隨著中國有色在贊比亞業(yè)務的快速拓展,這種跨越半個地球的物資大挪移變得越來越不劃算。
這種純粹礦石輸送還有一個明顯的弊端。2008年7月至今,國際銅價走出一個完整的V型曲線,兩端最高點均超過8000美金/噸,而出現在2008年圣誕節(jié)前后的最低價格卻在3000美元上下。如此大的起伏令中國有色在經營上受到很大波動。
創(chuàng)建于1983年的中國有色早期是一個工程類企業(yè),在2004年前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開始進入上升通道時,中國有色開始轉型為資源型企業(yè)。與其同期轉型資源型企業(yè)的還有中鋼和五礦這兩大貿易商。在礦產資源布局經歷5年時間初現效果后,那種簡單的把礦石運回中國的模式都或多或少地發(fā)生變化。如何構建一個更長的利益鏈條成為它們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
有無可能打破這種傳統(tǒng)的取與舍公式?3月初,羅濤帶領中國有色旗下一干銅加工、機械制造企業(yè)負責人來到贊比亞,尋找破局之法。中色奧博特銅鋁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士杰是這次試水之旅的成員之一。“根據目前贊比亞及周邊國家的需求,我們打算把銅線和電纜線的部分生產搬到這里,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王士杰向《環(huán)球企業(yè)家》透露,中國有色打算將更多的附加值留在贊比亞,這些項目預計明年晚些時候啟動。
在此前的2008年,中國有色在贊比亞的謙比希銅冶煉廠已經投產,每年生產8000噸電解銅。把奧博特復制到贊比亞后,這部分原銅會被深加工,并最終銷往贊比亞周邊國家。
中色奧博特的前身是山東臨清市政府的控股的銅材加工企業(yè)。2009年9月,中國有色與之重組后持有其80%的股份。作為山東省最大的銅材加工企業(yè),中色奧博特擁有6萬噸銅管(國內市場占有率25%)的產能,格力、美的、志高等知名空調品牌均為其客戶。同時,其年產6萬噸的高精度銅合金板帶,占國內市場需求的17%。奧博特在行業(yè)內以專注高端產品著稱,擁有行業(yè)內最先進的設備和人才儲備。
中色奧博特并非中國有色重組的第一家銅加工企業(yè)。在2008年12月,中國有色還曾重組了天津有色金屬公司,從而進入銅線、銅棒加工市場。此類重組的意義在于,中國有色正在構建一個銅金屬的全產業(yè)鏈模式——礦產業(yè)務在礦石價格高位得利,而加工環(huán)節(jié)則在礦石價格處于低位時獲得更高利潤。
責任編輯:kitt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