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礦大國智利解禁私人開采 鋰工業(yè)有望擴大10倍
2010年06月08日 9:56 5997次瀏覽 來源: 北京商報 分類: 稀土
為了推動礦產開采業(yè)的多元化發(fā)展,智利政府將在近幾個月內向國會提出修訂案,考慮允許私人資本進入智利鋰礦產業(yè)。如果法案獲批,智利鋰工業(yè)有望擴大10倍,年出口額由此前的3億美元提高到30億美元。
目前,智利的鋰產量居世界第一。鋰有著“能源金屬”的美譽,主要用于制造電池。鋰電池被廣泛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MP3等各種電子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碳酸鋰(鋰產品的最主要形式)還是電動汽車的原材料。目前,隨著電動汽車的發(fā)展,碳酸鋰正面臨著供應短缺問題,成為市場上的緊俏產品。而全球市場對鋰的需求則正以年均20%的速度快速增長。
3億出口額遠不能滿足需求
目前,智利在開采鋰礦的公司只有兩家,分別為SQM公司和SCL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是在立法之前登記獲得的開采權,因為智利自出臺礦業(yè)法后,便禁止了授予鋰礦開采權。智利在野黨和銅礦工人工會組織一直認為,鋰礦屬于戰(zhàn)略性資源,應當由政府掌控。
因為不允許其他企業(yè)進入鋰礦產業(yè),智利鋰工業(yè)近年來發(fā)展緩慢,規(guī)模越來越小。全世界基于鋰的產品涉及產值每年達到15億美元左右,而智利每年鋰礦出口額僅為3億美元。因此,為了擴大產能,推動鋰工業(yè)開發(fā),增加產業(yè)收入,智利本屆政府考慮放開鋰礦開采。
智利礦業(yè)部長勞倫斯·戈爾博內日前表示,礦業(yè)部未來幾個月將向國會提交一份礦業(yè)特許經營法修訂案,提出一系列鼓勵政策,以吸引國際投資者和礦業(yè)運營商進入智利鋰礦業(yè)。
“如果允許私人資本進入智利鋰礦產業(yè),每年將創(chuàng)造30億美元的收益,并推動智利礦產開采業(yè)的多元化發(fā)展。”戈爾博內建議,可以多吸引一些使用鋰電池的國際知名汽車公司和高新技術公司,關鍵還要邀請這些公司投資發(fā)展工業(yè),增加鋰礦的附加值。
這一舉措獲得了行業(yè)研究機構和企業(yè)界的積極評價。智利礦業(y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指出,向私有企業(yè)開放鋰礦開采經營權,能提高這一產業(yè)的產量,完善產品銷售手段。
拉美地區(qū)鋰儲量豐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但與智利不同,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近年來一直容許外資參與開發(fā)當地資源,比如,加拿大的拉丁美洲礦業(yè)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將在阿根廷的胡胡伊省共同開發(fā)鋰礦項目;在玻利維亞,法國的汽車公司和日本的科技公司已經向玻政府遞交了提案,開發(fā)烏尤尼鹽湖的鋰礦。
鋰價2008年上漲近100%
鋰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的動力來源,產量和重要性與日俱增,導致對鋰礦的興趣與需求劇增。而全球鋰的資源狀況并不明確,因此,有些專家認為,強勁的新市場需求,可能導致鋰供應緊張。
目前主要分布在智利、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可開采的鋰礦總儲量估計只有400萬噸,而目前全球鋰的年開采量已達9萬多噸。
世界最大的碳酸鋰生產商智利SQM公司預計,如果不計汽車電池領域,未來10年,鋰化合物年均需求的增長速度在3%-5%??紤]到插入式混合動力車、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的需求增長,往較高方面估計,2020年碳酸鋰的年度需求量為5.5萬-6.5萬噸,2030年為13.5萬-14.5萬噸。
鋰沒有在交易所交易,所以價格形成也非常復雜,沒有現貨價格。有資料表明,2007年,碳酸鋰的價格達到每噸5500美元。據麥迪遜大街研究組2009年的調查,鋰產品2008年價格上漲近100%。2009年3月,碳酸鋰大型合同價為每噸6613美元。
有一點必須認識到,市場能非常容易地吸收鋰價增長的成本,即鋰價的劇增對終端產品價格的影響很小。目前,汽車電池的成本低于總成本的3%,即使鋰價增長10倍,對終端鋰電池價格的影響也只是名義上的。另一點也必須認識到,目前幾家主要的鋰生產廠家,鋰業(yè)務只占其總業(yè)務的小部分。
中國對“鋰”需求更旺
中國本身擁有全球十分之一的鋰礦藏,是世界第三大鋰生產國,有數家企業(yè)在全球鋰電池生產界中舉足輕重,但《泰晤士報》指出,中國其實更迫切需要確保鋰來源,因為在過去一個世紀,美德日已是傳統(tǒng)燃油引擎汽車的領導者,中國想在這方面迎頭趕上,實在困難。但在起步階段的電動車,無疑是中國趕超發(fā)達國家的良機。
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發(fā)展的主流方向,而碳酸鋰是汽車鋰電池的關鍵原材料,因此充足且有保障的鋰礦供給對電動汽車產業(yè)來說意義重大。 德國漢堡世界經濟研究所和貝倫貝格銀行共同發(fā)表的有關汽車業(yè)面臨挑戰(zhàn)的報告說,鋰離子電池技術目前已發(fā)展成為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中應用前景最廣泛的技術,至今還沒有其他材料能取代鋰在汽車電池技術上的特殊地位。
中投顧問汽車行業(yè)分析師李勝茂曾認為,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yè)大國對資源的需求非常大,但是在全球市場中對資源的控制權卻非常有限。因此,未來急需增強對關鍵資源的控制權,而掌握一定數量戰(zhàn)略資源的原產地則至關重要。
目前,國際上碳酸鋰主要生產商有智利的SQM、美國的FMC和德國的Chemtall,占80%市場份額。如果智利能夠進一步對外國投資者開放,那么智利的鋰工業(yè)將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特別是來自歐洲、韓國、日本和中國的汽車公司。
據了解,智利政府將允許外國公司以多種方式進入鋰礦產業(yè),例如建立新的公司或合資公司開采鋰礦、投資研發(fā)鋰產品、簽署國家間的合作協(xié)議等等。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