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有色地勘局海外收購1/4成功 難避敏感區(qū)
2010年12月13日 9:38 11320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分類: 重點新聞
四分之一的成功
因稀土爭論而遭遇的困難,只是華東有色海外收購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之一。
從ARU到WTI、Jupiter、NTU以及最近的GBE,已經(jīng)成功的只有ARU這一項目,NTU已經(jīng)失敗,而WTI、Jupiter項目也接近失敗。
2009年9月,華東有色與WTI達成交易意向,擬以0.036英鎊的價格認購WTI新發(fā)行的4.468億新股,從而獲得其50.1%的控股股份。WTI主營業(yè)務為基本金屬采選和冶煉,生產(chǎn)地主要在納米比亞等非洲國家,2006年,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二板上市。
“這是我們第一次擁有境外上市公司,這次擁有的不僅是一份礦產(chǎn),更是一個境外融資平臺。”當時,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邵毅興奮地表示。
但沒有想到的是,WTI大股東亦是一個原材料供應商,因擔心華東有色與WTI的交易會影響其原材料的冶煉,于是買走了WTI一個特殊而重要的冶煉廠。
“被買走的冶煉廠,是WTI的一個核心資產(chǎn),我們沒有想到,WTI會發(fā)生這樣的資產(chǎn)變更,最后不得不放棄。”邵毅總結說,在隨后的海外并購中,華東有色都會加入資產(chǎn)變更條款,“所有資產(chǎn)變更,必須得到我們的同意”。
巴西的Jupiter項目的失敗,則是因為,該項目與鄰近項目在開采權問題上切割不清,但“Jupiter項目的所有人,當初并沒有向我們說明這個問題”。
而在總結NTU項目的教訓時,邵毅稱,雖然稀土市場突然回暖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我們與股東缺少交流,也是一個重要問題,以致在股權發(fā)生重大變更后,我們才知曉”。
在三次失利之后,2010年11月,在洽購GBE時,華東有色已特別注意與股東的溝通,希望在獲得公司管理層的認同之時也獲得股東的認可。
雖然,擁有稀土資源的GBE,同樣受到資本市場熱捧,但邵毅稱,目前,GBE的收購前景已十分明朗,進展也十分順利,這主要得益于前幾次不成功收購所學到的經(jīng)驗,包括低調談判、使股價不出現(xiàn)大幅波動、以及與股東之間良好的溝通,等等。即使煩心事不斷,但邵毅仍覺得,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
“起碼到2011年年中,仍是國際并購的機遇期。”
在邵毅看來,金融危機使許多境外上市公司的融資十分困難,而這正是中國企業(yè)低成本收購的重要機遇期。目前,仍有大量的海外項目文件放在他的案頭,“國外很多資源項目對資金非常饑渴,只要有錢,一切都好談”。
而對于邵毅來說,獲得資金并不困難。“以一個價值1億美元的項目為例,只要獲項目60%的股權就可以控制該項目,即6000萬美元左右,就可以控股一個1億美元的項目。而在這6000萬美元中,70%可以通過貸款解決,企業(yè)只需出1800萬美元,如果再建立一個私募基金,那企業(yè)只需出私募基金的三分之一即可控制此基金。因此,一個價值1億美元的項目,企業(yè)最終只需要600萬美元即可完成收購。雖然我們年收入才10億(人民幣)左右,但這么多海外項目做下來,資產(chǎn)負債率才18%。”
在他看來,中國在金屬礦產(chǎn)領域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礦業(yè)公司,“中國的經(jīng)濟安全,靠的是有實力、有活力的中國自己的國際礦業(yè)公司。而華東有色的目標,就是要做中國金屬礦產(chǎn)領域的國際礦業(yè)公司”。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