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礦業(yè)思茅山水銅業(yè)見聞
2013年01月29日 17:2 951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李幼玲 安會珍
理想 在大山深處綻放
——玉溪礦業(yè)思茅山水銅業(yè)見聞
云銅集團玉溪礦業(yè)云南思茅山水銅業(yè)有限公司,距離普洱只有107公里,但是由于山路彎彎,陡峭難行,加之有一段路還在建設當中,所以通勤汽車要行駛5個小時才能到達。1月9日,記者一路跋涉,從北京直飛昆明,轉機普洱,但當日仍然未能到達思茅銅業(yè),至10日中午汽車終于挺進大山深處。
一路風塵仆仆
普洱的大山,滿眼翠綠,植被郁郁蔥蔥,而通往礦山的路途幾乎是數不盡的彎連著數不盡的彎,真有千溝萬壑的感覺,我們坐在越野車上時不時一陣眩暈,就這樣一路顛簸一路而上,因為修路,道路兩旁的樹木被灰塵裹挾著,剛洗過的車身行駛在這條道路上,也失去了干凈锃亮的本色。還好,另一種風景讓我們心曠神怡,時令雖已進入隆冬,但云南的氣候仍給人以秋高氣爽的感覺,花兒五彩繽紛、爭奇斗艷。遠遠望去,大紅色、深紫色、橙色更像花海,給疲勞中行進的我們送來了絲絲慰藉,讓我們更加迫切想見到大山深處山水銅業(yè)的真實面容。
第一次走進礦山
早就聽同事描述現代化礦山的建設和工廠沒有什么區(qū)別,可是走進思茅山水銅業(yè),和我們想像中的礦山還是有太大的不同,除了辦公樓外小面積的地是水泥打制的,方圓幾十里還是土路,遇上下雨,泥濘難行,員工們主要穿高筒的雨靴行走;1000多人的礦山,食用水還需汽車從山下運上來,自來水只能洗衣、選礦等用;僅有的一家理發(fā)店,理不出年輕人想要的時尚,職工們戲言,理出來的發(fā)型老少皆宜;除了職工食堂,常年只有一家小餐館經營得也還有聲有色,獨具特色的小閣樓,依山而立,職工們偶爾也會去享受一下小炒的美味。大伙兒津津樂道礦山的變化,他們說現在變化可大了,以前從普洱到礦山就是兩個5小時也難到達,往往上了山就不想再下山,下了山就更不想再上山,現在每天還有兩趟開往普洱的直達客車,想下山也很容易了……他們樂呵呵說著往事,眼睛都瞇成了月牙型,仍然表露出“不苦不苦”的神情。從這些職工熱情洋溢的臉上,記者讀出了他們的幸福和喜悅。
年輕的礦山
玉溪礦業(yè)云南思茅山水銅業(yè)有限公司是由云銅集團控股、香港勵晶金屬有限公司、云南鼎泰投資有限公司參股的合資企業(yè)。2006年以前,思茅山水銅業(yè)公司以民營開采為主,自2006年以來,主要以國有資產為主進行控股規(guī)模開采。短短的六年時間,從小規(guī)模的開采已經發(fā)展到4000噸/日的銅礦石生產與選礦處理能力。2006年,很多職工初來乍到,見證了礦山從無到有的發(fā)展歷程,像目前擔任證照辦主任的何春,2006年時,他和大伙兒一起住宿舍睡大通鋪,在簡易的流動房里過著冬冷夏熱、蚊蟲叮咬、沒水洗澡的日子,那時候盼著下雨,好接些水來洗衣服;現在有水、有電、有網絡,山路雖然十八彎,但真真切切有一條通往普洱的路了;艱苦歲月,像何春一樣的職工還有很多,他們沒有放棄,而是一路前行,并肩走過,經過自己的努力,層層遞進,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績;曾經熟悉的山坡上已經建設起了辦公大樓和職工宿舍,辦公樓前,綠色植被和鮮花相互映襯,將一個綠色礦山呈現在我們面前。傍晚時分,山水銅業(yè)總工程師唐飛問記者要不要去礦山的一環(huán)路走走,當我們圍著辦公樓花了大約5分鐘行走了一圈后,唐飛很輕松、很愜意的告訴我們這就是礦山的一環(huán)路,這時,我們的笑聲和他的笑聲為恬靜的礦山增添了一份樂趣。
樸實的理想
從普洱進一次礦山,要用5小時,下一次山還要5小時,而很多職工的家并不在普洱,他們回一次家往往要乘坐兩天至三天的車才能重逢久別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一來一回,就用去了近六天的時間。所以回家成了奢侈的事,半年甚至一年不曾回一次家都是正常事兒。唐飛告訴記者,像他和何文學、何春每天會在規(guī)定的時間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正說著,安全環(huán)保部主任何文學的電話響起來了,這時他出去接了個電話,何春逗樂道:“你看向家人匯報情況去了吧!”當記者問到何文學、何春有什么愿望時,他們都說,希望孩子有個美好的未來,比如能有個放心的幼兒園和學校,將孩子培養(yǎng)好,他們希望妻子帶著孩子可以過上安逸的日子,更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來祖國首都天安門看看……。聽著職工們的話語,原來礦山深處的他們,就連這點滴的愿望也是這樣樸實、簡單,讓記者感動。
先進的尾砂筑壩技術
來到礦山,唐飛向我們介紹了山水銅業(yè)的尾礦筑壩技術,是由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引進水利行業(yè)的筑壩技術,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2010年,將新技術模袋筑壩首次用于山水銅業(yè)公司的尾礦筑壩。我們第一時間趕到了正在筑壩的現場,踩在凝固的模袋上,傾聽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周漢民主任介紹這一技術的先進性。和傳統(tǒng)技術比較,該技術筑壩強度高,使尾砂形成一個整體;充分利用模袋布的透水不透漿特性,排水固結速度快,有利于快速筑壩;工藝成熟,操作簡單,可邊生產邊筑壩,不影響生產……,原來這一先進的技術,讓尾礦庫的安全環(huán)保有了更加充分的保障。同時,我們?yōu)槠髽I(yè)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而倍受鼓舞。
看得見的社會責任
從采礦到選礦再到復墾,記者用相機將這些變化盡收眼底,想讓這次大山深處的礦山之行,給更多的未能身臨其境的人們以鼓舞,看看思茅山水銅業(yè)公司目前的發(fā)展狀況和員工們面對艱苦環(huán)境,仍然樂觀向上,為礦山的發(fā)展盡職盡責;特別是當記者站在這片曾經被開發(fā)過的土地上時,真的難以置信,高大的松樹郁郁蔥蔥,一派景天相連的感覺;藍的天、綠的地,讓人仿佛置身風景畫中,登高望遠,一眼望去,對面那條被稱為小黑江的河水綠水蕩漾、波光粼粼,如同傳說中的瑤池,讓人神往,使人留戀,我們置身的土地正是山水銅業(yè)社會責任最真實的體現和寫照。特別是職工們的樸實話語:“一個礦山的社會責任就是把礦山的價值貢獻給國家后,讓礦山恢復生態(tài),讓老百姓放心、安心生活,造福后人,就是我們的責任。”給了記者此行最大的收獲。
感謝礦山的員工,感謝礦山給我們的一次實地體驗,讓我們的心與礦山近了很多……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周漢民主任帶領記者到尾礦現場觀看
工人在尾礦現場施工
尾礦筑壩現場
天水銅業(yè)公司標志
思茅山水銅業(yè)總工程師唐飛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周漢民主任
天水銅業(yè)公司排洪現場
記者與思茅山水銅業(yè)總工程師唐飛合影
施工中的排洪斜槽
露天采礦場
復墾后的土地
浮選生產線
山水銅業(yè)公司辦公樓
工人宿舍
模袋筑壩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