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綴滿希望的大路上
記銅陵有色稀貴金屬分公司技術主管李春俠
2013年08月19日 10:33
506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章慶
她曾被銅陵有色稀貴金屬分公司授予“科技工作突出貢獻獎”;她曾被銅陵有色集團公司授予“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她曾被銅陵有色集團公司授予“銅陵有色好員工”稱號;她的《一種濕法處理卡爾多爐精煉渣的工藝》2011年獲國家發(fā)明專利;她的《一種銀電解殘極清洗機》2013年再獲國家發(fā)明專利……
她,就是銅陵有色稀貴金屬分公司化工工程師、技術主管李春俠。
李春俠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總是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所學專長,活學活用,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用科技的力量解決了生產中的一個又一個難題,為公司添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增長點。
銅陵有色稀貴金屬分公司貴金屬生產,采用的是瑞典奧特泰公司的氧壓脫銅及卡爾多爐火法冶煉技術,對稀貴金屬分公司乃至銅陵有色都是一個新的生產工藝。李春俠作為單位引進的專業(yè)技術骨干,一來就投身到緊張的項目建設之中。由于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整個系統(tǒng)在工藝銜接、工序平衡、設備配套等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她先后提出了金銀廢液置換區(qū)域改造、改善銀電解槽供電模式、陽極泥卸車區(qū)域改造等改善方案,并付諸實施,為稀貴金屬項目在試生產階段就一次性打通工藝流程,一次性產出合格的黃金、白銀產品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為解決生產系統(tǒng)產能的“瓶頸”問題,李春俠積極致力于技術課題的研究。她先后主持和參與完成了陽極泥漿化系統(tǒng)的改造、干燥系統(tǒng)的技術改造、常壓釜及煙氣凈化系統(tǒng)的材質應用的研究、動力波替代文丘里系統(tǒng)、卡爐燃料改柴油為天然氣項目等諸多課題。提高了生產系統(tǒng)處理能力,強化了生產系統(tǒng)對復雜原料的適應性,也使分公司的貴金屬生產建設項目,成為集團公司為數(shù)不多在最短的時間內產能超過設計值的項目。據(jù)初步統(tǒng)計,僅此幾項為分公司年增加效益2000萬元以上。
李春俠作為鉛陽極泥項目的核心技術人員,指導完成了鉛陽極泥處理的工業(yè)實驗,在有效回收銻、鉍元素的同時,將鉛陽極泥預處理后的堿轉化渣與脫銅陽極泥合并處理,高效回收金銀,降低鉛單耗,拓寬了卡爾多爐處理原料的范圍,為國內鉛、銅陽極泥的合并處理提供了典范。
她還針對現(xiàn)有通用技術鉑、鈀直收率不高的情況,獨辟蹊徑,大膽嘗試,主持開展從鉑、鈀精礦中提取海綿鉑、海綿鈀的半工業(yè)化自有技術試驗的研究。通過調整參數(shù)、反復試驗、科學比對,項目從2010年5月開始,歷經400多個日日夜夜,最終攻克難題,先后分別產出鈀、鉑產品,且直收率高達80%,為分公司實施多金屬回收戰(zhàn)略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13年又對鉑精制工藝進一步優(yōu)化,改用兩段沉鉑法,將海綿鉑產品主品位提高到99.92%以上。
李春俠作為分公司的技術主管,每年都承擔著具體的科研任務。2011年,她攬下了卡爾多爐精煉渣、爐磚處理的試驗工作,在既無資料數(shù)據(jù)又無經驗可循的條件下,她不畏艱難險阻,勇攀科技高峰,在國內首次通過小試驗確定了精煉渣、爐磚處理工藝路線與工序控制參數(shù),同時指導完成了精煉渣、爐磚濕法預浸出設備的安裝和系統(tǒng)改造,解決了貴金屬生產以來的含金屬物料的堆存,不僅使大量擠占的財務費用直線下降,而且使分公司的金銀直收率分別由原來的92%和90%提高到94%和92%左右,同時實現(xiàn)了精煉渣中碲的有效回收。經測算,每年僅回收碲一項,可為分公司年增加銷售收入近600萬元。目前,該工藝已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
2012年,她又主持并指導技術人員完成了精碲的實驗方案,在實驗室內成功制得99.9%的精碲產品,同時指導安裝了精碲工藝生產線,使得項目順利投產。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每年為分公司帶來百萬元的收益。
為提高各項有價元素的回收率,她著手建立了生產車間的金屬平衡體系,使金屬平衡處于受控狀態(tài)。通過這一體系,有的放矢地解決了降低卡爐熔煉渣中金銀含量,提高硒回收率;精煉渣、浸出渣、爐渣浸出渣的處理方式;通風煙氣治理及其微量有價金屬的回收等。使金、銀、銅、硒、碲回收率指標穩(wěn)中有升。特別是硒回收率由最初的不足85%提高到90%以上,每年為分公司貢獻新增銷售收入500萬元。
在注重以科技促進生產的同時,李春俠還注重對經驗的總結,把實踐成果轉化成科技論文,她先后帶領“雨露”QC科技攻關小組完成了《銀陽極泥處理方法的研究》、《降低卡爾多爐熔煉渣金銀含量》、《提高二氧化硫沉硒利用率》等QC課題,撰寫的QC論文《銀陽極泥處理方法的研究》、《降低卡爾多爐熔煉渣金銀含量》和《提高二氧化硫沉硒利用率》分別于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xù)三年獲榮獲國家優(yōu)秀QC成果獎。
目前,李春俠仍在自己的崗位上孜孜不倦地追求著,向創(chuàng)新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資源有限,智慧無窮;思想有限,創(chuàng)新無窮。她相信,在科技創(chuàng)新這條綴滿希望的夢想大道上,必將越走越寬,越走越光明。
責任編輯: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