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自信競購Fisker有優(yōu)勢 對與Tesla合作持開放態(tài)度
2014年01月24日 11:14 454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北京1月23日 -從鐵匠學徒成長為中國最大汽車配件制造商萬向掌門人的魯冠球表示,對于競購美國破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制造商FiskerAutomotive,萬向享有優(yōu)勢,并且愿意另一家美國電動車企Tesla Motors Inc(TSLA.O: 行情)進行合作。
“我們競爭的優(yōu)勢是能夠得到當地債權人,得到當地的政府,當地的社會人事的支持,這主要是因為萬向20多年來在美國做的各種案例證明我們對收購的單位,當地政府是負責任的.而且,我們在收購以后,能夠恢復Fisker的生產,”魯冠球在杭州萬向集團總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因為這些方面,萬向在這次競爭中可能會處于有利地位,并不是價格高一定是有利地位。”
萬向美國將在2月12日的Fisker競購中,與李嘉誠之子--“小超人”李澤楷展開競爭。Fisker位于加州,曾接受美國納稅人的資金支持,2012年停止生產跑車,并于2013年11月申請破產保護。
上個月,就在Fisker準備出售給李澤楷旗下關聯公司-混合動力技術控股公司(Hybrid TechHoldings)的幾天前,萬向意外競購,促使美國破產法官決定采用競購方式。
69歲的魯冠球表示,萬向能夠更好地重啟并擴張Fisker的生產,而且會將生產從芬蘭轉向美國,增加美國就業(yè)崗位。萬向已收購了Fisker汽車的電池制造商美國A123 Systems公司。
**稱與Tesla有合作可能**
但是魯冠球表示,若Fisker售價過高,則會放棄,且會在它處尋求機會?;旌蟿恿夹g控股此前表示,其最初的報價將為5,500萬美元。魯冠球并補充稱,對于和Tesla在內的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合作持開放態(tài)度。
“我們當然想拿下來(Fisker),但作為企業(yè)要理性,”魯冠球表示,他并稱:“無論結果如何,在電動車方向,萬向一定搞下去,不會停止。不管多大困難都要搞。”
“Tesla我們本身就經常在聯絡。我們還供它貨。而且最近我專門問美國公司我們怎么樣和Tesla(加強)聯絡。我要利用世界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伙伴。”
“誰好和誰聯。只要他們選我,他們認可我。他們不認可沒有辦法。不能做單相思,對吧?”
由魯冠球女婿掌控的萬向美國表示,公司與Tesla并沒有關系。Tesla的發(fā)言人拒絕置評。
魯冠球對Fisker的興趣,折射出其30年的雄心--自己的工廠從制造汽車零部件要成長可以自己制造汽車。他說道,“只要萬向牌子不倒,(電動車)我們肯定搞,一定搞...不管多大困難都要搞。”
雖然中國汽車行業(yè)決策者還不想見到市場出現又一家生產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制造商--他們希望先整合目前登記注冊的70多家業(yè)者--但決策者仍鼓勵生產環(huán)保車輛,特別是電動車。藉由推動充電汽車,中國希望本國車商能超越那些主導其國內市場的全球對手。
萬象數年來朝此目標前進,進行了多項綠色技術投資,例如投資美國生產商用電動車輛的Smith ElectricVehicles Corp SMITH.O,以及美國環(huán)保企業(yè)GreatPointEnergy。萬象還和美國鋰電池生產商Ener1 Inc成立合資企業(yè),去年則收購了A123 Systems。
“我們搞清潔能源,投了50億元,沒有賺一分錢,還不斷貼錢,”魯冠球說,“但這個產業(yè)一定有前景賺大錢。”
萬象已建成中國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基地,去年并取得當局核準制造電動車。中國計劃到2020年時,有500萬輛電動車或者油電混合車夠上路。
“我們的目標是恢復Fisker的生產,讓它的產品重新進入市場。先在美國,然后在世界。”魯冠球并表示目前并無計劃改變Fisker在美國的品牌,不過表示將在主要是在中國制造的車款中突出萬向的品牌。
“站在純電動汽車上面不會有(政治)障礙。我要進入的是汽車,民用這方面的產業(yè)。我不是要進入到軍工產業(yè),”魯冠球說。他還表示,他本人與李澤楷幾乎沒有什么交集,不過很尊重他的父親李嘉誠。
責任編輯: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