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鋅價上漲的邏輯仍存
2016年08月24日 9:57 5491次瀏覽 來源: 期貨日報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曾童
今年以來,鋅成為基本金屬中最為耀眼的品種,但自7月末開始,鋅價呈現(xiàn)高位盤整格局,尤其是上沖18000元/噸幾次未果,近期在市場情緒不穩(wěn)定的作用下,鋅價出現(xiàn)反復。在此,我們從鋅價上漲的邏輯以及鋅市場主要矛盾的角度來考量,鋅是否還能繼續(xù)作為多頭配置的首選品種。
關注鋅精礦供需矛盾會否進一步激化
自今年一季度開始,嘉能可逐漸兌現(xiàn)減產承諾,不管是進口礦還是國產礦加工費都出現(xiàn)穩(wěn)步下降。國內方面,我們以8月作為分界線來審視過往鋅價上漲的邏輯,以及該邏輯能否促使鋅價繼續(xù)上漲。
從平衡結果可以看出,年初至今國內鋅錠基本打平,而缺口主要在原料端,即消耗礦的庫存,由此可以理解為,年初至今支撐鋅價上漲的邏輯是礦短缺預期傳導至金屬環(huán)節(jié),但真實情況是鋅錠短缺還未實現(xiàn)。
在終端消費不出現(xiàn)斷崖式下降的前提下,我們認為,鋅價繼續(xù)上漲取決于礦石矛盾是否更加激化,是否會由礦短缺真實傳導至錠環(huán)節(jié),從而實現(xiàn)錠市去庫存。
由于國內目前并不存在冶煉產能的瓶頸,而在目前價格情況下,冶煉廠只要原料能夠保證,都會傾向于生產而不是檢修或停產。至于加工費進一步下降從而導致冶煉廠縮減產量,我們可以看作是礦矛盾進一步激化的結果。因而,在此,我們直接用下游需求與礦供應進行匹配,即國內是否有足夠的礦來支撐未來鋅錠消費所需要的鋅錠量。
鑒于1—7月國內鋅表觀消費高至4%,超出市場預期,而下半年房地產及汽車消費增速存在回落的風險,因而我們出于安全邊際考慮,預計未來5個月鋅表觀消費增速為2%,即297萬噸。在假設比價不見修復的情況下,我們將3萬噸/月的凈進口(6月進口大幅虧損下的進口量)作為不受比價影響的進口值,扣除進口量后,國內需要生產282萬噸鋅錠才能滿足,在不考慮損耗的情況下,國內需要消耗282萬金屬噸的精礦。
支撐鋅價上漲的因素未變
從目前礦山利潤來看,目前國內在產礦山均有豐厚利潤且生產積極性高,此外,市場也聽聞有些礦山有所復產,但由于地方政府對于采礦證及選礦證的嚴卡,使得即便生產盈利,國內邊際小礦復產和重啟的量級也較小,由于無法一一核實統(tǒng)計,因而我們在原有礦產量上主觀給予增量。
即消費無大幅下滑的前提下,未來5個月,國內礦還存在35萬金屬噸的缺口才能滿足相對保守的消費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35萬噸的缺口可以由以下幾種方式獲得:進口精煉鋅、進口鋅精礦以及消耗國內現(xiàn)有的礦及錠的存量。同時,根據(jù)我們的推算和調研,目前國內現(xiàn)有礦+錠庫存約有70萬—80萬金屬噸,因而國內鋅市場還未到捉襟見肘的時刻。
總體來看,支撐鋅價繼續(xù)上漲的邏輯仍舊存在,直至年底,國內需要消耗各種形式的庫存才能滿足相對保守的消費預期,支持鋅價上漲的邏輯沒有扭轉。但另一方面,由于國內礦+錠的庫存量尚有富裕,因而年內并不會出現(xiàn)庫存見底的情況,鋅價上漲幅度存在爭議,預計滬鋅主力合約核心運行區(qū)域在17300—18200元/噸。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