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臺上有個“土專家”
——記江西省地礦局九〇一隊鉆探技術研究院三分院機長陳若飛
2017年03月15日 9:4 305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地質礦業(yè) 作者: 李志強 周曉東
像大部分鉆探工人一樣,江西省地礦局九〇一隊鉆探技術研究院三分院309號機機長陳若飛平時并不健談。然而,當聊到巖心鉆探話題時,他卻神采奕奕,就像突然打開了的話匣子。陳若飛當兵退伍后就一直在施工一線,遇事愛琢磨的性格,讓他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讓非巖心鉆探專業(yè)出身的他在同事中間得了個“土專家”的名號。
不打無準備的仗陳若飛是部隊軍人出身,養(yǎng)成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他常說:“軍人不打無準備的仗,凡事都要有個事先預判和規(guī)劃,才能事半功倍”。平時,他把機臺看成是班、排規(guī)模的攻堅戰(zhàn),每次上馬新礦區(qū)必先了解情況,做好相應準備。
項目一經確定,他一定會與本院同事,甚至大隊總工辦鉆探專家進行技術論證;前往礦區(qū)與同區(qū)施工的兄弟單位機臺進行交流,取得第一手資料;每一件鉆具、設備在場地內的擺放位置的確定,一定要在勘查施工場環(huán)境的基礎上形成清晰方案,有效避免器械進場時不必要的重復,可有效減輕勞動強度,方便后期施工。
諸如此類有條不紊的前期準備工作,讓他的機臺往往能比預計時間提前投入生產,在鉆進過程中應對各種問題和困難也更加從容。他說:“地下的事情誰都說不準,問題和困難總是有的,但如果我們多做一下前期準備工作,大部分問題還是能夠有效解決。”
巧用攝像頭正如陳若飛所說,盡管有所準備,但地下情況復雜,問題也是千奇百怪。他所帶領的309號機在某礦區(qū)開工不久,進至30余米處時,出人意料地遇到了溶洞。根據經驗,鉆桿應該是垂直到孔底,但這次卻總是不明原因地偏斜,有著豐富施工經驗的陳若飛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問題得不到解決,這個鉆孔沒法往下打,面臨項目擱淺虧損的危險。這時,鉆進暫停,大伙都眼巴巴的望著他,他卻無數次地盯著黑黝黝的孔口沉思不語。
最后,陳若飛突然掏出手機,告訴身邊鉆工去找電線和燈泡,這個舉動讓大家一頭霧水。在他的指揮下,大家將打開攝像頭的手機和燈泡綁在一起,趁孔內沒水的大好時機,由電線牽引緩慢放入孔內??吹竭@個舉動,大家才恍然大悟。到了預定位置,陳若飛慢慢旋轉電線一周后向上提拉。來不及擦拭黏在手機上爛泥,大伙便興奮地伸長脖子圍了過來。
視頻顯示,溶洞內有一塊突出的巖石,俗稱“探頭石”,擋住了鉆進路徑。這時,他憑借嫻熟的手感,輕壓低速鉆進,在“探頭石”上磨出印跡形成導向后,逐漸加壓打出一個同口徑的孔,問題才得以解決。
借冰箱儲存“豬肉獎”
在云南某區(qū),地層十分破碎,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多家同礦區(qū)施工的機臺卡鉆事故頻發(fā),先后有7臺個體鉆機被迫撤出礦區(qū)。當時,礦區(qū)業(yè)主方為了鼓勵機臺多打進尺,宣布一項被戲稱為“豬肉獎”的特殊獎勵:單個機臺日進尺超過35米,獎勵10斤豬肉、4斤面條、2件啤酒。
進入礦區(qū)后,為了防止地層破碎發(fā)生卡鉆事故,陳若飛向機臺下了死命令,全機臺要緊密銜接工作時間,保證停鉆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加強柴油機、鉆機的檢查和維護頻率,確保鉆進過程中不出故障,保持隨時可將鉆桿起落的狀態(tài)等。作為機長,除了必須外出外,大部分時間都堅守在機臺,與當班的年輕鉆工同吃同住同工作,隨時準備應對突發(fā)情況。
就這樣,他們憑借過硬的專業(yè)技術水平和敢打敢拼、細致入微的敬業(yè)精神,多次獲得“豬肉獎”,最高潮時,連續(xù)11天日進尺超35米。當時正值夏日,陳若飛說:“110斤豬肉只能借用房東家的冰箱暫時儲存了。在很多人望而卻步的礦區(qū),陳若飛的機臺一路高歌猛進,連續(xù)三年都是鉆探年度進尺第一名,2012年還一舉獲得九〇一隊年度進尺冠軍。
責任編輯:羅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