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稱探明1600萬噸稀土資源 可供全球使用數百年
2018年04月12日 14:24 7644次瀏覽 來源: 新浪網 分類: 重點新聞
北京時間11日早間消息,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早稻田大學講師高谷雄太郎和東京大學教授加藤泰浩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日本最東端南鳥島周邊海底的稀土資源量超過1600萬噸,可供全球使用數百年。
這是首次探明詳細的資源量。研究團隊還確立了稀土的高效回收技術,將探討與日本政府和民間企業(yè)合作開采。
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該團隊表示該海域周邊位于日本專屬經濟區(qū)(EEZ)內,資源量之大相當于全球數百年的稀土消費量。然而由于達到實用水平的開采技術尚不存在,目前尚無能夠利用的預期。
東京大學教授加藤泰浩表示:“希望與企業(yè)和研究機構推進討論,在今后10年開發(fā)能夠實際使用的開采技術。”
南鳥島又名馬庫斯島,是日本在太平洋(601099,股吧)中的一個火山島,屬東京都小笠原村管轄。南鳥島位于北緯24°18′,東經153°58′,為日本最東端的領土,西距最近的日本領土小笠原群島1267公里,西北距東京1848公里,東南距威克島1415公里,西南距馬利安納群島1021公里。
稀土被應用于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風力發(fā)電機等的強磁鐵,以及發(fā)光二極管(LED)的熒光材料等許多尖端技術領域。如果能將沉睡在日本專屬經濟區(qū)(EEZ)內的資源開采出來,就有可能摘掉資源貧乏國的帽子。
研究小組在南鳥島以南約2500平方公里的海域內采集25處的海底樣本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蘊藏大量稀土資源,用于混合動力車等的磁鐵的鏑可供全球使用730年,用于激光器等的釔可供全球使用780年。
另外,團隊還確立了高效率的稀土回收技術。東京大學教授加藤強調:“通過大幅提高經濟性,實現稀土資源開發(fā)已經進入了視野”。
加藤等人先是在南鳥島周邊發(fā)現有可能含有大量稀土的泥土。2014年與三井海洋開發(fā)、豐田汽車等一起成立“稀土泥開發(fā)推進聯盟”。本次的研究成果4月10日刊登在英國科學雜志《科學報告》(電子版)上。
責任編輯: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