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金川產業(yè)鏈中的工業(yè)共生”系列報道之金川鎳鹽
2023年08月23日 9:2 369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姚宏華
“找尋金川產業(yè)鏈中的工業(yè)共生”系列報道之金川鎳鹽:一頭連著粗制原料,一頭對接前驅體
從礦山開采到終端鎳銅鈷、稀貴金屬的問世,從原字號金屬到材字號金屬,金川集團產業(yè)鏈條上的衍化,可謂“九九八十一難”。
金屬產品的提取,其實就是不斷提純的“煎熬”。幾乎每個工藝環(huán)節(jié),都會加入化學物質, 以產出目標產品。但加入物質的同時,往往又會產生新的伴生物料。
如何看待伴生物?伴生物究竟是廢棄物還是新原料?金川各流程之間圍繞伴生物發(fā)生怎樣的產業(yè)耦合嵌套關系?帶著一連串的問號,我們分頭行動,深入一線挖掘采訪,試圖為大家?guī)?ldquo;能看得懂”的金川產業(yè)體系故事。
本期第一站——金川集團鎳鹽公司。
2023年5月29日上午10時,一輛來自蘭州金川新材料公司,滿載著粗硫酸鎳溶液的罐車緩緩停在金川鎳鹽公司硫酸鎳二分廠。現(xiàn)場馬上忙碌起來。
這車粗硫制酸鎳溶液,屬于蘭州金川新材料公司的副產品,但對鎳鹽公司來說是必備“食材”。倒車、接管、電話聯(lián)絡……工人師傅緊張有序,不到半小時,罐車內的硫酸鎳全部通過卸液管道泵輸送至大型儲液罐。
鎳鹽公司生產現(xiàn)場。
據金川鎳鹽公司原料分廠副廠長韓俊文講,粗硫制酸鎳溶液有序輸入鎳鹽公司生產系統(tǒng),兩天左右即可產出主打產品硫酸鎳,后續(xù)還會產出氯化鎳、氧化亞鎳等產品。
從化學原理來看,利用粗制硫酸鎳溶液生產精制硫酸鎳產品不難理解:以有機物為萃取劑,對制粗硫酸鎳溶液進行萃取除雜,產出合格硫酸鎳溶液,再經蒸發(fā)、結晶、干燥、篩分、包裝等工序,最后得到終端精制硫酸鎳成品。
道理很簡單,難就難在外來粗制硫酸鎳溶液的化學成分不同,且不穩(wěn)定。目前鎳鹽公司供料廠家,除了蘭州金川新材料公司,還有金川集團直屬單位鎳冶廠加壓浸出系統(tǒng)、金川集團銅業(yè)公司銅鹽分廠等單位。
讓來自不同板塊的粗制硫酸鎳溶液在同一生產線上實現(xiàn)大工業(yè)化條件下的“殊途同歸”,并非易事。幾代金川人持續(xù)接力、左右協(xié)調,開發(fā)出包含多道工序的工藝流程,能夠從鈷、銅、貴金屬冶煉過程副產粗制硫酸鎳溶液中提取出品質優(yōu)良的鎳鹽產品,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建構起相對穩(wěn)定的上下游產業(yè)鏈,持續(xù)運營多年。
當下的鎳鹽公司,已成金川集團旗下以生產硫酸鎳、氧化亞鎳、氯化鎳、碳酸鎳為主的專業(yè)公司,擁有多種處理粗制硫酸鎳溶液的技術方案,具備年產10.5萬噸硫酸鎳、1萬噸氯化鎳、1千噸碳酸鎳、1.5千噸氧化亞鎳的綜合能力,整體競爭力國內領先,得到電鍍電池行業(yè)客戶廣泛認可。
鎳鹽公司生產現(xiàn)場。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帶動了動力電池產業(yè)迅速發(fā)展,新能源材料需求大幅增加。為搶抓新能源機遇,鎳鹽公司結合甘肅省、金川集團“十四五”規(guī)劃,新建一條10萬噸/年動力電池用硫酸鎳溶液提升生產線,達到年產20萬噸硫酸鎳能力。
上述新增10萬噸產能,主要保障金通公司。金通公司依靠金川鎳鹽等企業(yè)產品主打三元前驅體。
金川集團戰(zhàn)略規(guī)劃部相關文件材料稱,作為金川集團公司鎳冶煉廠加壓浸出擴能改造項目和蘭州金通公司10萬噸/年動力鋰離子電池用三元前驅體項目的配套工程,10萬噸/年動力電池用硫酸鎳溶液提升生產線的投產,使得上述企業(yè)之間成功構建起上、中、下游共生鏈條——金川本部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yè)集群得以豐富和拓展。
處于樞紐位置的金川鎳鹽,根據市場形勢靈活調整產品走向——當蘭州金通公司等下游單位硫酸鎳需求收緊時,部分精制硫酸鎳溶液返回金川集團鎳冶煉廠用于生產電解鎳,部分供給金川旗下粉體材料公司生產球形氫氧化鎳;硫酸鎳生產流程的副產品——粗制硫酸鈷溶液又回到蘭州金川新材料公司,通過凈化提純產出電極鈷產品。循環(huán)往復中,鎳、鈷資源在金川廠區(qū)完成“歸宿”。
這一套“組合拳”,重新上演金川史上的“吃干榨盡”,金川集團鎳鹽公司總工程師孟茂勇認為這“有利于產業(yè)鏈的延伸與供應鏈的優(yōu)化”。
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資源綜合利用,對于金川來說,是個永久的課題,其核心要義即“吃干榨盡”。專業(yè)人士表示,隨著資源的日益稀缺,以及技術壁壘的不斷打通,金川集團內部各生產單元之間的共生關系有望更加緊密、更加完善,金川集團內外的物料來往將更加頻繁、更加多元。
(文丨姚宏華)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