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軸”為筆 繪就銅箔匠心畫卷——記銅冠銅箔公司先進人物夏剛
2025年04月21日 10:25 31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先鋒人物 作者: 何亮 楊雨婷
每天清晨7時,在安徽銅冠銅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冠銅箔公司”)表面處理車間,總有一個身影在晨光熹微中準時出現,穿梭于精密的設備之間。他,就是銅箔五六工場表面處理工段的“軸心”人物——夏剛。
嚴守底線 “軸”立工作高標尺
走進夏剛的辦公室,一排排裝訂整齊的記錄本格外醒目。翻開這些“工業(yè)日記”,設備點檢記錄翔實,字跡工整。
“在我們工段,‘差不多’就是‘差很多’。”徒弟謝楊駿至今仍清晰記得師傅夏剛第一次帶他巡檢時說的這句話。夏剛曾有過因設備點檢不仔細而吃虧的經歷。從此,只要遇到品質問題,他就沒日沒夜地趴在處理機上,對14個電解槽、80多根導輥逐一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夏剛還將車間的安全知識、操作標準和規(guī)程、設備維護保養(yǎng)知識,以及自己多年的現場實踐經驗,配上生動的圖片說明,精心制作成PPT,放置在作業(yè)現場,確保人人都能看到、知曉、掌握。
守正創(chuàng)新 “軸”鑄設備“金名片”
工作中的夏剛,常常“自找苦吃”。2018年,銅箔表面殘銅問題“大爆發(fā)”,8臺處理機同時“罷工”,生產陷入困境。追根溯源,是當時所有的輥系設備都沒有統(tǒng)一的使用參數和研磨系數。
為了實現對輥子的精細化管理,夏剛為每根輥子量身定制一張專屬“金名片”。8臺處理機有近900根輥子,夏剛每天扎根在生產現場,與設備為伴,一個槽子接著一個槽子,一根輥子接著一根輥子地記錄。6個月的時間,近900張“金名片”終于制作完成,上面詳細記錄著輥子的運轉位置、研磨包膠次數等關鍵信息。這些瑣碎的數據為預防性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夏剛深知,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至關重要。他進一步將輥子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完整記錄下來,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入分析,精準地找出輥子的最佳使用階段和報廢階段。憑借著這份執(zhí)著和專注,他從8條問題生產線中梳理出一套標準化管理體系,將30%的殘銅率降至12%。
勇克難題,“軸”攀技術新巔峰
2024年,在銅冠銅箔公司進軍高端銅箔市場的關鍵期,夏剛臨危受命,投身HVLP銅箔增產工作。由于HVLP銅箔的極低粗糙度特性,相比其他銅箔產品更容易打滑,引起箔面起折,導致成品率一直停滯不前。為破解這一難題,夏剛又展現出他的“軸”勁,夜以繼日駐守在生產一線,不斷對比數據,不放過任何細微線索。他帶領團隊從輥子更換、皮帶調整、張力控制到程序優(yōu)化,一步步啃下這塊“硬骨頭”。
“銅箔生產容不得半點將就,我們要用數據說話。”在解決處理機的同步性控制問題中,面對傳輸輥近0.03毫米的偏差范圍,夏剛再次帶領團隊對100多根輥子進行上百次數據校準,并依靠部件更換和程序優(yōu)化實現技術突破。最終,HVLP銅箔成品率大幅提升,2024年產量較2023年翻了一番。
(何亮 楊雨婷)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